您现在的位置:环球汽车网 > > 新闻 > 正文

特斯拉引得智能汽车行业人人自危?蔚来小鹏们该怎么办

2021年04月06日 19:25:07    来源:环球汽车网    类型:转载    编辑:环球汽车网    评论:0
近一年来,关于智能汽车行业的重磅新闻接连不断。最近小米也宣布投资入局智能化汽车行业,中国智能化汽车将迎来百花齐放的时代。
智能汽车越来越像一个科技产品,伴随着车联网速率的提升,汽车拥有了更多智能化的功能和表现,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生态性的问题,其中接轨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就是未来汽车发展需要面对的一大焦点。
当下,世界在朝着数字时代飞速转变,智能汽车相比于传统汽车已经给我们创造了极大的便利。不仅仅是数字化交互系统和多元化应用程序带来的奇妙体验,诸如NGP、FSD等自动驾驶技术赋予的主动安全功能,在关键时刻主动帮助车主避险而一次次让许多位车主幸免于难,这份功劳正是来自于我们所担心的全方位车载摄像头。不仅是在智能汽车中,如今几乎每辆汽车都会安装的行车记录仪,同样拥有强大的数据收集能力。
此外,雷达在汽车智能化上也有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目前很多车企都在大力发展激光雷达并将其作为宣传重点,甚至不乏很多厂商已经做到亚米级甚至毫米波雷达。国内在售的智能汽车中,很多车型都已配备强大的摄像头与雷达组合。盘点一下最热门的几款车型就可以发现,传感器最多的小鹏P7其车身摄像头已经多达14颗,同时还拥有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就连传统燃油车代表的奔驰旗下,其E300L车型也拥有6颗摄像头。正是这些周身的“电子眼”,才为我们创造更好的智能驾驶体验。
上汽高端新能源品牌R汽车的新车ES33在首次亮相时公开称,将会采用业内最顶级Luminar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探测距离高达到500米,不仅看得更远更清晰,对障碍物的识别精度更高。小鹏汽车日前宣称其旗下第三款车型D55激光雷达探测距离将提升至150米,可实现高速公路、城区道路等场景下远处障碍物的检测,弱光环境下的表现更佳。
此前《汽车之家》智能汽车评价体系发布会上,百度Apollo信息安全资深研发工程师汪明伟表示,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车带来的安全风险给消费者造成很大的顾虑,如何通过全方位、无时无刻的安全保护,来构建人类与智能汽车的信任感,是如今摆在智能汽车企业和相关研发机构面前共同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飞跃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坦言,“智能汽车对隐私构成的威胁似乎并没有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从安全隐私角度以及自动驾驶及车内主动安全的技术实现上,采集的数据都是可以实时处理、实时做出自动驾驶行为,不需要保留任何数据的。这和现有车的倒车影像的逻辑是一样的。不排除部分厂商为了不断提升自动驾驶及主动安全的技术能力,以及识别能力,而保留部分数据,进行算法的再学习。如果能征得用户授权同意,未尝不可。” 
事实上,如今智能汽车、智能手机或是其它数字产品,国家都有严谨的法律法规对信息安全进行约束。通过调研发现,除已经明确定义的特殊情况之外,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所有智能汽车企业,对于车辆数据采集和上传均需要获得车主本人的同意和授权。同时,相关车辆数据也会上传至国家和地方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而这一系列安全措施均依照国家相关管理规范进行,不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像特斯拉、奔驰这样的进口品牌,无一例外。
其实海内外的企业在信息安全问题上的立场都基本一致。正如前段时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马斯克谈及到:“安全始终是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点,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特斯拉是不会将收集到的数据用于间谍活动的,因为这样会让特斯拉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特斯拉愿意使用最高等级的保密措施保护数据安全。”
如今国内三大造车新势力“蔚小理”均为美股上市公司,拥有大量外资投资人。小鹏在美国设有研发中心专注于自动驾驶和智能操作系统等,蔚来目前的自动驾驶团队同样来自美国,小米也早在前设2017年就在美国设立了研发中心,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定离不开全球化的共同研发和探索。
智能汽车同其它新事物一样,应该更多秉持辩证长远眼光来看待,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新技术。以自动驾驶技术为代表的智能汽车必将造福于人类,而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在硬件或软件层面,而是要让智能汽车企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不能简单地只是针对一个、两个品牌,让整个智能汽车行业人人自危。唯有如此,才能让智能汽车发挥最大价值,实现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环球汽车网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客户端
“扫一扫”


或关注微信号:
huanqiuauto

我要
评论
收藏
文章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