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环球汽车网 > > 新闻 > 正文

目标“智驾平权”,2025主机厂智驾决战开启

2025年03月03日 15:27:40    来源:    类型:转载    编辑:韦媛馨    评论:0

2025年的帷幕刚刚拉开,中国智能驾驶领域已呈千帆竞发之势。政策红利释放、技术迭代加速、市场格局重塑,一场围绕智能化的产业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席卷而来——小鹏汽车第四代XNGP系统实现高速与城区场景的无感切换;蔚来将智驾系统升级与换电服务深度绑定,提升软件更新效率;华为“鸿蒙智行”年内将落地10余款搭载ADS 3.0的车型;特斯拉向大陆车主低调推送FSD升级包;比亚迪以“天神之眼”掀起智驾平民化革命;长城汽车凭借前瞻生态布局,携手毫末智行打响反攻战。智驾赛道已演变为一场覆盖全产业链的“军备竞赛”。而以比亚迪和长城为代表,技术普惠和深耕生态已成为行业发展重要趋势。

发布“天神之眼”, 比亚迪按下“智驾平权”的快进键

2月10日,比亚迪“智能化之夜”引爆行业。其全新发布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以三级硬件方案(DiPilot100/300/600)覆盖7万至20万元价格带,首次将高速领航功能下探至6.98万元的海鸥车型,彻底打破“高阶智驾等于高端车专属”的固有格局。其中,DiPilot100凭借三目视觉方案,以“入门不阉割”的诚意重塑市场认知。而在高端市场,比亚迪搭载三激光雷达与500TOPS算力的仰望U8,则通过璇玑架构实现多传感器深度融合,构建全域感知能力。比亚迪“下沉与上探”的双向策略,不仅激活了大众市场的智驾需求,更以规模化优势倒逼行业技术成本下探。这一举动被业界视为“2025智驾普及战”的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车企从“功能堆砌”迈向“体验重构”的新阶段。

比亚迪.jpg

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

长城汽车生态链协同,毫末智行高性价比产品推动智驾普及

面对2025年更为残酷的智驾竞赛,长城汽车选择以生态链协同破局,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80%的目标。在2025年2月17日的智能化战略交流会上,长城汽车明确了其智驾战略,强调通过生态链协同和技术创新来提升市场竞争力。毫末智行作为长城汽车控股的自动驾驶核心子公司,形成了“算法自研+数据闭环+场景量产”的三角竞争力。目前搭载毫末HPilot智能驾驶车辆超过20款,用户辅助驾驶行驶里程突破3亿公里。毫末已推出三代七款智能驾驶产品,满足高、中、低价位不同车型的量产需求。其中,HP170、HP370、HP570三款千元级极致性价比产品,已陆续进入交付状态。毫末高速NOH里程占比超过40%,进出匝道成功率、变道成功率超过98%;城市NOH左右转成功率、变道成功率均超过95%。毫末多样化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已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巩固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长城汽车的生态链协同战略和对毫末智行的支持,将进一步推动毫末智行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市场应用。

毫末.jpg

毫末智行HPilot系列产品

行业终局:普及化浪潮下的生态竞速

据高工智能汽车预测,2025年中国智驾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但行业马太效应加剧——具备全栈自研能力与生态协同效率的企业,将主导下半场竞争。毫末与长城的“研产销一体化”模式或成差异化竞争关键。对毫末智行而言,背靠长城千万级年销量的场景反哺,叠加物流、乘用车、硬件三线并进的技术厚度,正为其在2025年的“智驾决战”中蓄足动能。

智驾.jpg

当智驾技术从“炫技”走向“标配”,行业的竞争维度已悄然升维。比亚迪以“天神之眼”点燃普惠化革命,长城与毫末则凭借生态纵深构筑护城河,二者已经成为行业的领跑者。它们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前瞻的布局,不仅推动了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也为整个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2025年的终局或许尚未明朗,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智能驾驶竞赛中,谁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谁就能够成为未来的行业领袖和赢家。

环球汽车网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客户端
“扫一扫”


或关注微信号:
huanqiuauto

我要
评论
收藏
文章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