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科幻电影中未来城市的终极想象——“天空之城”正以“低空经济”的形态加速落地。
低空经济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高性能电池的助力。飞行器电池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运营,即将开启万亿级空中交通的“电池革命”。
作为全球顶级电池行业盛会,CIBF2025于5月15-17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同日,以“飞向绿色未来”为主题的“电动航空及下一代电池技术交流会”同期召开。在CIBF活动期间,首次聚焦电动航空及下一代电池的主题技术交流会。这也意味着,在电池行业,已将飞行器电池确立为战略级技术突破和应用的又一重要方向。
业内人士指出,“不管从功率密度、抗冲击要求等,eVTOL电池的要求都非常苛刻。与车用电池相比,它既要高功率、高能量,还要高安全。”
据了解,目前众多电池企业都已经在加紧布局eVTOL产品。比如,亿纬锂能在eVTOL电池领域,已配合国外某企业进行了多年研究,并向海外航空合作伙伴交付了样品;去年11月,亿纬锂能获得DNV颁发的AS9100D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去年年初,力神电池宣布完成能量密度达402Wh/kg半固态电池的开发,主要瞄准eVTOL等领域。国轩高科表示,结合G刻、半固态电池以及全固态电池等技术,将加快拓展航空等新应用场景,并已与亿航智能等多家公司联合研发低空领域相关产品。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在会议上指出,作为新兴生产力的关键代表,低空经济受到了国家的高度关注。政策的引导,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技术的进步,共同构建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无人机、eVTOL、飞行汽车等为代表的低空经济都展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2023年有望增长到3.5万亿元。
事实上我国在eVTOL等低空领域,具有显著的全球竞争力和领先优势。王泽深表示,这一领先优势得益于中国在电动汽车、无人机和通用航空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业优势。相应的,随着无人机、飞行汽车等产业的兴起,动力电池市场也迎来了广阔的增量需求,有望成为众多电池企业新的增长点。
王泽深指出,与电动汽车的电池相比,电动航空领域对动力电池的要求更加严格,这需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紧密合作,加快解决电动航空电池领域的技术难题、产业发展瓶颈和供应链障碍,从而推动电动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让中国适航级电池在全球竞争中率先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