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交通委消息,今日将是北京上半年Z堵的一个工作日,预计午后14时左右城区开始拥堵,中度拥堵持续时间将超过6小时,晚高峰道路交通指数将超过8.5。
对于日益严重的城市拥堵现状,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表示: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多,交通拥挤现象难以缓解,但是如果大量推广电动自行车,减少汽车的行驶,近距离不开车,则可大幅度缓解交通拥堵。何祚庥总结认为,电动自行车是解决中国堵车的唯一工具。
何祚庥的结论获得了网民的支持和认可。腾讯网友无极大师认为: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中,南北东西往往直线距离在50公里以上,上班距离少则几公里,多则几十公里。打车费用上班族无法承受;开私家车Z为快捷,但是给拥堵不堪的交通增加了压力,和打车一样,遇见堵车,只有望天兴叹;只有骑电动车或摩托车出行,才是Z经济、Z方便的出行方式,正如何院士所言,相关部门不应该对电动车设置门槛,应该鼓励这种绿色出行的方式。
中国电动车行业龙头新日电动车副总裁胡刚告诉记者,目前全国普通自行车保有量约4亿辆,而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突破1.5亿辆,江苏、山东、河南等省每百户拥有量已达50辆~70辆,在某些区域,电动自行车与自行车的比例已经成为9:1,几乎完全取代了自行车,特别是对于物流、餐饮等就业群体、居住在城市远郊经济型住宅的上班族、城乡中老年人、学生等,电动自行车因环保便捷和超低使用成本广受欢迎。
(图:新日电动车从“大堵车”中抓住商机,推出系列智能时尚产品颇受年轻人喜欢)
胡刚分析认为,中国长期以来将以两元化交通格局为主,电动自行车将成短程交通的主力。“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不可能发展成美国‘汽车一元化’模式,客观条件决定两元化交通格局会持续很久。”
随着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病,胡刚的分析也越来越得到验证。近年来,“代堵”公司悄然出现。只要车主一个电话,“代堵”公司会立马派来两人,一人骑电动车将车主快速送到目的地,另一人坐在车里“挨堵”,并将车辆开到指定地点,这项服务颇受“堵城”人民的欢迎。
但是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代堵”业务模式并不完善,如车主受困“高架”,电动车无法驶上高架,存在接送路段上的空白;中国城市交通拥堵的核心问题是,日益增多的私家车和相对滞后的道路建设间的矛盾,治理拥堵根源也在此,所以多年来“禁电”“禁摩”也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善城市交通。业内人士认为,应当给予电动自行车以路权,同时倡导文明行车风尚,在两元化交通格局下,梳理和通畅城市交通。
近几年,电动车企业也意识到文明行车风尚建立的重要性,行业第一品牌新日电动车,曾多次发起文明行车倡议,并发起车德周活动,重塑文明行车氛围,保障城市通畅便捷交通。除此之外,一向坚持“产品优先”的新日也针对复杂城市路况设计一系列都市智能电动车产品,如精灵、博雅、飞跃系列等新日第五代智能电动车,均以智能、时尚、人性化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